问题 | 税务实务中,审核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时如何对制造费用进行审核? |
答案 |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(或提供劳务)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,应该计入产品制造成本。 对其审核的主要内容和方法: 一、审核制造费用列支范围是否正确 将不属于制造费用内容的支出列作制造费用。如将不属于成本开支范围的在建工程的人工费,在工资费用分配时计入制造费用核算,利用这种办法,企业借以达到加大产品成本,减少当期或近期的利润,从而减少缴纳所得税的目的。审核人员首先审阅“制造费用”明细账,再审阅制造费用凭证,若费用超支较多,可怀疑是否把不该列入制造费用的支出列入了。进一步审阅“在建工程”明细账、工资费用分配表,确定费用支出的实际业务内容,最后进行核对、综合分析,确定问题。 A.将属于期间费用支出列作制造费用。如车间工人外出学习的培训费,错列入制造费用。这样的问题,审核人员一般要审阅“制造费用”明细账,根据摘要记录,确定费用支出的实际内容,查找记账凭证确定问题。 B.将不属于当月列支的费用列入当月制造费用。审核人员应审阅“制造费用”明细账中摘要的文字记录,确定支付的实际业务的经济内容,再与有关原始凭证核对,确定问题。 C.将属于制造费用列支的项目未列作制造费用。如部分未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将车间的大修理费列入在建工程,这样做的结果虚增了企业利润,不仅使成本和费用得不到应有的补偿,还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。审核人员应通过审阅“在建工程”“无形资产”等有关明细账,发现疑点或线索,核对原始凭证。调查了解该项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,在此基础上查证问题所在。 二、审核是否有任意提高费用开支标准,加大成本的制造费用项目。如用缩短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或扩大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范围、提高折旧率等方法,增大计入制造费用的折旧率,加大产品成本,少计利润,减少或推迟企业所得税的缴纳。 企业提取折旧的方法、折旧率,一经确定就不能任意改动,因为它是影响成本费用正确性的重要因素。因此审核人员在审阅“累计折旧”明细账时,如发现某月提取的折旧额有变化,应带着这个问题去进一步审核固定资产总账及有关明细账,确定提取的折旧额的变化原因,是因为设备增减造成的,还是因为折旧方法、折旧率变化所致,确定其问题。 ![]() |
随便看 |
|
财税网为企事业单位财税工作者提供审计、评估、会计代理、税务等财税领域知识,帮助用户化解财税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。